官方咨询热线:13923849619       微信咨询

为创业者、投资人股东保驾护航

13923849619

长按复制微信号,去微信搜索添加

从年入27亿,到破产清算!伊赛牛肉“败”在哪?

2022-10-17

沉寂已久的伊赛牛肉,因博爱县人民法院官网发布的关于河南伊赛牛肉股份公司清算案公告重回大众视野。
2002 年年初,买银胖创办了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并建立了年屠宰 6000 头肉牛的生产线。刚开始采用“送货上门,免费试用,而后结账的方式”,慢慢打开了市场。后进入天津、杭州、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并一度成为肯德基、海底捞、西贝莜面村等知名品牌牛肉供应商,一时风头尤甚。

作为昔日牛肉巨头,伊赛巅峰时期年营收高达 27 亿元。然近期企查查显示,伊赛牛肉第一第二大股东都有失信、被执行、限制高消费、股权冻结记录。司法案件多大174个,合同违约51个,旗下92项注册商标被拍卖,评估价5200万。

那么,伊赛牛肉是如何走向破产的呢?

1、过度扩张新分公司、门店
伊赛牛肉创立之初,主要销售渠道为B端餐饮市场和以商超为主的KA渠道。2019年,伊赛牛肉转型布局线下、发力C端,自建了实现1小时牛肉配送的“牛肉商城”系统。

2020年,买银胖表示要在5年内建设300家新零售体验直营店、3000家新零售体验加盟店。由此可知公司增销策略主要花费在扩张门店上,每一家新的门店成立,盈利方面、员工服务方面通常也是大打折扣,通常成立有段时间才可以步入正轨。

新店成立通常需要依靠周边不断的宣传,吸引消费者,才可以慢慢有起色。之前的海底捞也是因为1年内增扩300家门店,门店服务严重不到位,有些甚至是选址没选好,浪费了大量资金,差点把公司拖向深渊。伊赛牛肉自然也容易遭遇同样的危机。

2、资金链紧张
前面提到伊赛牛肉不断的扩张门店,而门店扩张是非常消耗资金的。一个门店的租金、员工工资、培训费用、材料供应都是不小的成本。大量扩张一定需要有巨额资金扶持,而伊赛牛肉明显高估了自己的资金量。

公司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伊赛牛肉期末货币资金为5.88亿元,同比下降12.1%。需要说明的是,这5.88亿元当中,现金为8.02万元,银行存款为1.08亿元,其余4.799亿元则为承兑保证金等。

但此时,伊赛牛肉的短期借款却高达6.62亿元,同时长期借款当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则为1.099亿元。

也就是说,2020年上半年,伊赛牛肉在借款超7亿元的情况下,能够调动的资金只有1.08亿元,资金链紧绷情况可见一斑。

3、爱折腾,缺乏长期管理经验
如果伊赛只是安心做一个普通牛肉供应商,或许可以活得更久。可惜买银胖是个爱折腾的人。2008 年,继冷鲜牛肉之后,看中熟食加工市场趋势后,买银胖打算将产业链延伸到熟食深加工领域。然而熟食深加工不只是售卖牛肉那么简单,需要高技术和资金支持,但当时的伊赛在技术、人才和资金上明显不足。为此,买银胖学习蒙牛 " 先市场,后工厂 " 的经营模式。

不久又建立了集工业、商业、物流业于一体的 " 横向一体化、纵向一条龙 " 的新型肉类经营业态,短短几年内高速增长。一条龙经验就要求管理者有强大的管理能力及良好资金成本管控。最终伊赛因为产品差异、供应链以及布局等问题而惨遭失败。值得一提的是,在伊赛被爆财务危机前一个月,伊赛创始人买银胖辞职。

当然,不止伊赛牛肉,另外两大肉牛养殖企业,南阳科尔沁正在接受破产重整审查,驻马店恒受总部债台高筑影响,生产上勉强维持。只能说肉牛养殖企业命运多舛,扩大规模不易。肉牛养殖周期长,投入大,成本高,技术门槛高,是一个妥妥的资本密集型的养殖门类。

但从市场上来讲,国内牛肉市场依然很大。我国牛肉需求明显依赖进口。2021 年,中国牛肉进口依赖度达 25%。国家政策在三农畜牧业方面也是大力支持。后续进军肉类行业的企业依旧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请您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给您回复,并为您提供最真诚的服务
咨询电话:139-2384-9619(同微信)
为企业提供破产清算、重整、和解、公司清算、并购重组、破产顾问等专项服务
为创业者、投资人股东保驾护航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深圳市鼎新清算事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452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