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不是谁都可以当的,张惠是苹果数码公司的员工,前几年公司要换法人,老板就找她来当法人。本以为终于挤进了管理层,没想到后面一大堆的麻烦找上门。
苹果公司主营数码产品,近几年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经营不善,处于亏损状态,陆陆续续欠了供应商200多万。被起诉后公司还是没钱还,张惠作为公司法人便被限制高消费,逢年过节坐不了高铁飞机,这点让她十分难受。
张惠要求更换法人,摆脱官司纠缠。成功更换法人前,公司已经欠了360万元债务。张惠本想自己不做法人应该就没事了,没想到依然坐不了高铁。只好向法院反映。
鼎新清算刘常莹律师表示,已经限制高消费的公司法人,变更法人后,并不能直接解除限高。解除限高需要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经申请执行人同意,可解除。或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件的确定义务,方可解除。达到资不抵债条件的公司在法院受理破产清算后也可向法院申请解除法定代表人的失信限高。
几个月后,苹果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被法院受理。张惠想到公司破产最终注销掉,公司都不在了,自己的限消令总能解除吧。但等了大半年依然没有动静,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那么,公司破产后,被执行人采取的限高措施是否应当解除?
实际上,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被执行企业被管理人接管,以督促被执行企业履行义务为目的的信用惩戒措施已无必要,因此应当中止执行程序,解除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查控措施,删除失信信息。不过对于执行法院已经采取的限制消费措施应当如何处理问题,《最高法相关限消规定》并未作出明确。
刘常莹律师认为,企业破产后,被执行人的限消措施是否解除。其内在逻辑与企业应当删除失信信息是类似的。对特定执行人限高,目的是防止其因高消费而不当减损财产,降低偿债能力。进入破产程序后,企业债权债务已由管理人接管,无需再限制特定执行人高消费,应当解除。实践中,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法定代表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解除限高,法院也会准许,但不会自动解除。因此本案中,张惠需要自己向法院提交申请,才可解除限高。
法定代表人不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但仍会受公司负债影响,被债权人起诉而被限制高消费措施。因此,法定代表人想解除限高,可将公司申请破产,再申请解除。申请公司破产、申请解除限高都需要提供专业的法律文书、相关资料,可咨询专业破产律师办理。